最近被称为“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”的《人民的名义》正在热播,电视剧播到第12集,豆瓣评分仍有8.8分。
该剧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发起,并力邀著名编剧周梅森执笔、李路导演执导的一部当代大型反腐题材影视作品,集合了张丰毅、吴刚、陆毅、高亚麟、岳秀清等众多一线实力派演员。
电视剧一经播出,网友们纷纷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对该剧的看法和期待,各新闻媒体也对该剧进行了诸多报道:
我想说说台词中的各种称呼问题,这个很有意思。关于称呼问题,59年中央有个规范文件,但是那是很早的事情了,之后各级地方党委也都出台过一些关于称呼的要求,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。而这部戏则是给出了一个范本一样的称呼模式: 1、称呼“同志”,这是毛泽东在50年代就要求全党的,所以在政府中互相称呼同志是基本原则。 2、对于上级称呼姓或姓名加职务称呼这是最标准的,例如,剧中反贪局局长称呼检察长为季检察长。 3、对于平级称呼**同志,但是这里也要注意平级当中的实际地位(是否是常委)与排名先后问题,例如李达康是市委书记,同时是省委常委,为副省级干部,而省检察长也是副省级干部,但是并非省委常委,于是李称呼季为昌明同志,而季称呼李为达康书记。而对于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来说,他跟李都是省委常委,但是其排名要在李之前,所以李称呼高为育良书记。
——知乎用户 董乔
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,极少有人会打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个混蛋,大家都是更倾向于赋予自己行为以某种合理性、不可避免性。此乃人之常情,老丁恐也不能例外。也就是说,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完全可以拿“更高利益”、“取得政绩”、“经济发展润滑剂”等理由安慰自己,平复自己有可能出现的愧疚。这些圈内人的高手,越来越熟稔于(甚至内心也认同自己在)以人民的名义做任何事情,那么又如何提醒他们,去注意衡量“人民的名义”和“人民的利益”(一个宏大而模糊的概念!)之间的距离呢?
——知乎用户 凯常
“厉害了,我的‘人民’!”《人民的名义》甫一播出,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,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,精彩纷呈的表演,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,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,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。文艺当与时代同行,党的十八大以来,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,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。
——人民日报评论 张凡
“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,而是人的堕落,是世道人心的失落。”《人民的名义》是艺术化了的现实,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、直面问题。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,不管速度有多快、成绩有多好,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,那就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“人民名义”。
——人民网观点频道 郑言之
骑自行车上班、吃炸酱面就大蒜、住着没有电梯老房子的赵处长,口口声声“权力(无论)大小那都是为人民服务”,却被从另一处豪宅中搜出一冰箱现金;请司机去外地接母亲掏出1000元出车费油费的丁副市长,言之凿凿“廉洁必须从我这儿做起”,家里却轻而易举被搜出一盒子手表……伴随着反腐剧《人民的名义》热播,剧中多名过着“双面人生”的贪官成了“亮点”,激起又一轮反腐话题。
——南方日报 张东峰
从中纪委的纪录片《永远在路上》和《打铁必须自身硬》,到反腐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再到探究贪官心路历程的《追问》一书,与反腐有关的作品不断升温是好事。可以预见的是,反腐作品还将持续升温,如果这些作品能够提振民众对官员、官场的信心,并为当前反腐提供动力,助推构建清明的政治生态,则更让人欣慰。反腐没有完成时,反腐作品恐怕也没有完成时。
——工人日报 王石川
正如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中一段对白所言,“从检察的角度来说,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。”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,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,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,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。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,反腐剧热播是好事,从公众对《人民的名义》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,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。
——南都社论
《人民的名义》剧如其名,编剧周梅森曾对剧名做过这样的解析:“人民的名义”涵盖着两种含义,一是坚实的对正义的信仰,另一种则是对借人民的名义谋取私利这一现象的批判。这部剧作为一部在新时代、新形势下的反腐作品,不仅反映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、艰巨性、多面性,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、法律、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