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5日下午,应学院邀请,文学院院长刘顺教授在敏达307为泽子们带来一场关于“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数字文化”的精彩讲座。刘顺教授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解,让同学们充分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数字文化的奥妙和魅力。
讲座伊始,刘教授首先从南审图书馆名“得一”一词的出处《老子》切入,刘教授指出《老子》中的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正是数字文化的源头之一。紧接着,刘教授特别强调,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,但“一”的字形太过简单,我们无法从字形中窥探它的意义,因此就只能从语音角度来考察,这也就是乾嘉学派归纳出的“以声求义”的方法。纵观《说文解字》、《庄子》等古籍,不难看出,“一”一直被认为是万物创生的源头、万物开辟的起点。
随后,刘教授依次解读了“一”到“十”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丰富内涵,重点为同学们讲解了“二”、“五”、“八”等有特殊文化含义的数字。“二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始终跟“阴阳”联系在一起。而“五”则常常和“五行”相关,所谓“五行”,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。《淮南子》中有言“阴阳和而万物生”,而“五行”被古人认为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,这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,共同建构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辩证学说,成为我国古代重要思想依托。而“八”字不难让人想到我国易学著作《周易》中的八卦,八卦学说源远流长,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。
讲座结束之际,刘教授总结道,中外古人所说的“万物起源于数”、“万物必有定数”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希望同学们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探寻到我国数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本次讲座属于437必赢会员中心“院长(教授)学术讲座系列”,由437必赢会员中心院长胡智强教授主持。